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要表达的艺术观点与人生态度。但是,数年来持之以恒地围绕着一个地方进行创作,将该地区的沧桑人事和日常生活,转换为无数种形态的艺术作品,来重复地演绎一个千年不变的生老病死的人生主题,这样的艺术家却是十分罕见。因为这不仅需要有抵挡外界诱惑的能力,还需要有深刻的理解力和洞察力。这就像康德之于柯尼斯堡,卡夫卡之于布拉格,均能够从一座城堡看出整个世界一样。其中既要有理解的深度,也要有存在的定力,当然,更重要的还要有一种对生命的虔诚。在我认识的艺术家朋友中,也有这么一位年轻人,他不仅选择了一个被现代化中国抛弃和遗忘的偏僻山村,来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母题,数年来始终如一地加以挖掘,而且还把自己融入其中,长期和当地村民生活在一起,朝夕相处,休戚与共。这种疏离于现代文明的“下放”体验,不仅使他的人生扎根于底层,体会到了真实的人性与生命的苦难,也使得他的作品迥异于当下一些流行艺术样式的表面光鲜与炫丽,而获得了真诚、淳朴、敦厚,以及庄严与肃穆的精神品质。这个艺术家就是我的同乡黄于纲。
黄于纲,成长于湘中偏北的一个醇美之地----桃江,那里山光明媚、水色秀丽,自古便以水清、花艳、人美三绝而著称。1928年,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先生,曾以桃江为背景写过一首脍炙人口歌曲《桃花江上美人窝》,后经多人演唱,风靡天下,传遍海内外。桃江因此而闻名于,也因此而跟“美”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黄于纲生长在这样美不胜收的环境中,自然对家乡和故土会有一种深深的眷恋。多年以后,他从中央美院毕业,放弃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,独自跑到湘西一个边远、偏僻,而又贫穷的小山村落户,不能不说没有受到家乡的那些美好记忆的牵引。事实上,正是山美水美人美的桃花江,催生了黄于纲身上的艺术细胞,使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兴趣,有了强烈的表达冲动。
2002年,黄于纲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,应该说,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。因为中央美院不只是提升了黄于纲的绘画技术,更是启蒙了他的思想,使他由此打开眼界,了解了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,也接触到了当代艺术。这期间,黄于纲对当代艺术的社会介入,以及语言的观念表达产生了兴趣,并从多种艺术角度进行尝试,曾创作了不少颇具新意的作品。不过,与许多年轻艺术家不同的是,黄于纲一直都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喧嚣与骚动保持着距离。所以,他的作品不是一味的求新,而是侧重于自我的生命体验,尤其是对遮蔽的社会底层生活投以关注,并从过去的语言形式中吸收能量,重新赋予其表现的生机与活力。这使得黄于纲的艺术作品,在众声喧哗中获得了别具一格的个性。正因为如此,他于2006年的毕业创作,在当年中央美院的毕业展上摘得一等奖,并同时赢得了各种社会赞誉。
然而,就在黄于纲在艺坛展露才华,逐渐引起外界关注时,他却避开众人视线,做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决定。那就是放弃眼前的拥有和优裕的城市生活,独自跑到湘西一个叫“凉灯”的地方落户,自愿当了一名新时期的“插队”青年。黄于纲的这种选择,自然是令许多人不解,但是,却贯穿了他的艺术思想,或者说与他的人文诉求密切关系。黄于纲为什么要选择乡村?因为这是一个被现代社会逐渐遗忘的角落。但也正是这样一片热土,曾经托起了黄于纲的成长记忆,给过他许多美好的憧憬与幸福的回味。如今,受城市化浪潮的席卷,乡村已被现代社会所裹挟,失去了原来的勃勃生机。黄于纲重新回到乡村,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,借助艺术的审美之力,来揭示这种变迁带来的创伤,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,同时,引发人们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。那么,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叫“凉灯”的地方呢?我想,除了巧合,大概还是因为凉灯最能代表中国的乡村。这不仅是因为这里偏僻落后,更因为其凉灯的地名,有某种蜡炬成灰、灯火燃尽的悲剧感。显然,黄于纲是要以此为中国乡村社会的典型,通过艺术的创造性转换,将这盏逐渐熄灭的灯火,重新点燃起来。
自2006年开始,黄于纲就以凉灯的一户普通人家为线索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记录,展开了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微观叙事。他的作品涉及到造型艺术的方方面面,有油画,有水墨,有速写,有影像,有摄影,有雕塑,也有装置等等。总之,只要是当代艺术中出现过的语言,均被黄于纲运用起来,从不同层次、不同角度地介入到了对凉灯、对乡村社会的发现与表述之中。而这些原本已经数见不鲜的形式,甚至早就落伍的语言,也因为接连地气,而通了神韵,重新焕发出了表现的生机。比如“苏派”油画,曾一度被意识形态抽空,成为了一个空洞的躯壳。而今被黄于纲重新发挥出来,作用于真实的现场,又还原到了它最初的写实内涵,具有了现实的温度与朴实的力量。再比如装置作品,在各种展览上层见叠出,早已没什么创新之意,而黄于纲就地取材,从凉灯挖掘一些现成品进行创作,却也让装置艺术贴近于生活,拥有了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……
自当代艺术失去了语言的原创性之后,大都转向了社会性的叙事,以某种问题意识来充盈表现语言,确实也为当代艺术的观念拓展和延伸创造了新的生机。但是,由于缺乏真实的体验,许多社会性地介入往往都是流于了表面,而沦为某种观念的游戏,失去了精神的内核。尤其是年轻一代艺术家,受网络的影响,从虚拟世界中涉足问题,摄取图像,更是抽离了生命体验,将观念变成了空洞的概念。在这样一个背景下,黄于纲却独辟蹊径,深入最为底层的乡村社会,去体验疾苦人生,从中吸收表达的素材,无疑使得他的作品获得感人至深的能量。与此同时,一些逐渐疲软的艺术形式,因为注入了这些感人的因素,而纷纷复活,在黄于纲笔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。更为重要的是,这些语言形式承载着社会变迁的内容,为将来人们理解我们今天的时代,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凭证。如果说这是黄于纲深入“凉灯”写生和创作的意义,那么,他从微观进入到宏观把握,所完成的这“一件作品”,应该说已经构成了今天的一部社会史诗。
2015.6.2于通州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